▋你快樂嗎?
你的生活快樂多?還是痛苦多?
最後一次開懷大笑,是在什麼時候?已經有多久時間,每天總是深鎖著眉頭、卻不是用微笑迎接一天的開始?為什麼你不快樂?
有天菲律賓下著大雨我坐在車上看著窗外,孩子們拿水桶接著雨滴盡情的在雨中玩樂,如果今天是在台灣很難看到這樣的畫面,家長一定會說不可以在外面淋雨,會感冒、會生病,因為許多的擔憂限制了我們的快樂了。
或許在我們的眼裡,菲律賓平均收入比我們低,但是他們的喜悅、歡樂看起來卻比我們高出許多,為什麼呢?或許他們快樂的來源是知足著享受當下的生活。
「人們之所以不快樂,是因為對快樂有錯誤的想像,」《其實你不了解快樂》作者、哈佛大學心理學系教授丹尼爾‧吉伯特(DanielGilbert)表示。我們總認為只要得到或是做到某件事,就能夠感到快樂,但我們錯了。
事實上我們一點也不了解什麼是快樂,用盡各種方法追求快樂,但就像是掛上美麗的圖畫掩蓋斑駁的牆面一般,只是暫時的逃避而已,並沒有真正解決問題。
其實很大的問題是來自於「想像」我們人很喜歡思考於未來。根據心理學家研究,每天腦袋在思考時,有12%的時間與思考未來有關。也就是說一整天上班時間,你就有1個小時是在想像未來。
why?因為白日夢永遠令人快樂。雖然這些想像不一定會成真,但是只要想到有這樣的可能性,就可以讓我們快樂。
真正的快樂來自於:
🔸製造樂趣(pleasure):多注意美好的事物,例如早晨的陽光、一餐美味的食物、一首好聽的歌。心理學家建議,不如將快樂時光寫下來,當你不快樂時,可以拿出來翻閱。每星期寫下3到5件令你覺得快樂的事件。保持新鮮感,內容愈常更換愈好。
🔸全心投入(engagement):對於你的工作或興趣,投入所有心力,有了具體的成就你才會感到快樂。不過,更重要的是你的人際關係。根據心理學研究,與人之間的連結感是讓人們覺得快樂的最重要原因。
🔸找到意義(meaning):仔細思考、找出你人生的意義,完成你最終想要達成的人生目標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-
書名:其實你不了解快樂
作者:丹尼爾‧吉伯特(Daniel Gilbert)
影片:熊熊來七逃